宠物医生在线咨询 回到首页
公告图标

回到顶部 医师

怎么辨认狗狗要驱虫了?这些信号要重视!

2025-02-05 18:29:22
要辨认狗狗是否需要驱虫,可以观察其日常行为和身体状况。如果狗狗频繁抓挠、啃咬身体,或者在皮肤上发现跳蚤、蜱虫等寄生虫,或者看到黑色的小颗粒(跳蚤粪便),这可能是感染体外寄生虫的迹象。此外,狗狗出现食欲不振、腹泻、呕吐、体重减轻或腹部肿胀等症状时,可能是感染了体内寄生虫,如蛔虫、绦虫等。如果铲屎官发现狗狗有以上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,一定要及时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。若确诊为寄生虫感染,要及时为狗狗驱虫。为了避免寄生虫感染对狗狗的身体造成损伤,更建议大家定期为狗狗进行体内外驱虫,同时保持环境卫生。

对于刚养宠物狗的新手铲屎官来说,狗狗的健康至关重要,而驱虫是保障狗狗健康的关键环节。但怎么知道狗狗需不需要驱虫呢?接下来,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辨认狗狗要驱虫的方法以及正确驱虫方式,新手宠主千万别错过哦!

怎么辨认狗狗要驱虫了?

一、为什么狗狗需要驱虫?

狗狗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各种寄生虫,这些寄生虫不仅会影响狗狗的健康,还可能传染给人类。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、绦虫、跳蚤和蜱虫等。定期驱虫可以有效预防这些寄生虫的感染,保障狗狗和家人的健康。

狗狗感染寄生虫的信号

二、狗狗感染寄生虫的常见信号

1.体内寄生虫感染的信号

▶体重下降:狗狗食欲正常甚至增加,但体重却下降。

▶腹泻或呕吐:狗狗频繁腹泻或呕吐,尤其是粪便或呕吐物中带有虫体。

▶腹部肿胀:幼犬腹部明显肿胀,可能是蛔虫感染。

▶毛发无光泽:狗狗的毛发变得干燥、无光泽,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。

▶咳嗽:狗狗感染心丝虫或肺吸虫时,可能会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症状。

2.体外寄生虫感染的信号

▶频繁抓挠:狗狗频繁抓挠身体,尤其是耳朵、颈部和腹部。

▶皮肤红肿:皮肤出现红肿、发炎或脱毛,可能是跳蚤或螨虫感染。

▶可见虫体:在狗狗的皮毛中发现跳蚤、蜱虫或螨虫。

▶耳朵异味:狗狗耳朵有异味或分泌物增多,可能是耳螨感染。

狗狗要驱虫的信号

如果铲屎官发现狗狗有以上任何一个或多个症状,一定要及时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。若确诊为寄生虫感染,要及时为狗狗驱虫。

为了避免寄生虫感染对狗狗的身体造成损伤,更建议大家定期为狗狗进行体内外驱虫,同时保持环境卫生。

 

二、狗狗驱虫频率建议

☞幼犬:在幼犬2到3月龄时,就需要进行第一次体内驱虫,之后每月进行一次,直到6月龄。

☞成年犬:6月龄以上的成年犬,体内驱虫可以每3个月进行一次,体外驱虫一个月一次。

☞特殊情况下的驱虫频率:如果狗狗经常外出或生活在寄生虫高发地区,建议增加驱虫频率。

狗狗多久驱虫一次?

三、如何选择合适的驱虫产品?

1.体内驱虫药:常见的体内驱虫药主要成分有吡喹酮、阿苯达唑、芬苯达唑等。吡喹酮对绦虫和吸虫有很好的驱杀效果;阿苯达唑和芬苯达唑则对蛔虫、钩虫、鞭虫等肠道寄生虫作用显著。不同成分针对的寄生虫种类有差异,在选择时要根据狗狗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类型来挑选。

2.体外驱虫药:常见成分有非泼罗尼、吡虫啉、氯菊酯等。非泼罗尼能有效杀灭跳蚤、蜱虫;吡虫啉对跳蚤、虱子等有较强的驱杀能力;氯菊酯则常用于驱赶蚊虫。

3.内外一体驱虫药:综合型的体内外驱虫药能应对更多类型的寄生虫,更为实用。比如滴派(吡虫啉莫昔克丁滴剂),其主要成分是吡虫啉+莫昔克丁,能同时驱杀/预防跳蚤、虱子、耳螨、蛔虫、钩虫、心丝虫等12种体内外寄生虫。

驱虫是狗狗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定期驱虫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感染,保障狗狗和家人的健康。作为新手铲屎官,学会识别狗狗感染寄生虫的信号,了解驱虫的频率和方法,是确保驱虫效果的关键。希望本文能帮助你快速掌握驱虫知识,让你的狗狗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回复(0)